医院新闻

疫情中的“信息人”

字号:T|T
来源:网站管理员 发布:2022/09/21

     金秋八月,新冠疫情肆虐三亚。在这场没有销烟的战场中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一直默默守护着所有人,他们化身为一双隐形的翅膀,尽自己最大的努力,为三亚市人民医院|四川大学华西三亚医院所有一线医护技人员保驾护航,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疫情阻击战贡献出一份力量!这个团队就是——信息科!


迅速完成病区设备调试,确保工作开展


为了更好地应对疫情,医院新开设了黄码区和多个隔离留置病区缓冲病房等,相关信息设备安装和信息系统的设置成为当务之急。疫情防控,一刻也不能等!为保障各病区的正常运转,信息科硬件组工程师在短时间内就安装好所需的所有计算机、打印机、条码打印机、监控等设备;软件组工程师同步设置新增病区并测试其叫号、收费、药房、医生、护士等业务系统,完成人员权限、药品设置、人员培训等工作。同时,针对新开设的隔离留置病区的设备安装,信息科工程师多次密切配合相关部门,根据政策要求调整和测试HIS新流程,严格把控设置医护人员登录HIS的权限,保护患者隐私,保障数据安全。


工程师们在黄码区,急症重症抓紧部署网络、监控等设备


自主研发提效率


医院实行闭环管理期间,每天千余患者、近千职工的一日三餐供应成为一道难题。集中配餐模式下要统计到每一个病区的患者、每一个不断变化地点的职工订餐数据,早、中、晚餐要按时按量准确供应,每餐还有多个套餐供选择……统计量大、加、退餐变化频繁,对膳食中心数据统计增加了巨大压力。


副院长袁璐(左1)现场指导软件开发工作


医院主要领导了解情况后,要求以信息化手段支持膳食后勤工作。分管副院长袁璐亲自指导,谢君院助与膳食中心何传奇、蓝灵老师密切沟通需求、共同设计,在华西医院本部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援下,5天内即快速迭代开发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“就餐预订”系统。全院人员通过微信既可便捷填报,临时发生的加餐、退餐等需求得到妥善处置。系统运行稳定,至9月份已准确处理全院近6.4万份订餐数据。膳食中心每天数据统计工作由人工转为智能化,原本需要2.5小时完成的工作不到30分钟就可完成,极大提高了医院后勤管理效率。图片


自主研发的订餐统计系统


把不可能变成可能,确保方舱工作顺利开展


为尽快实现应收尽收目标,从8月15日傍晚开始,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部署,要求第三方舱医院晚上十点开始收治病人,时间仅剩5个小时,信息软、硬件近乎空白,作为托管单位,为了配合及时开舱,院长助理谢君带领信息科张福聪科长与王欣积极沟通协调各方,顺利完成软硬件升级改造,按时完成开舱任务。未做片刻休息,立即投入第四方舱医院的筹备工作,又是紧锣密鼓的两天,顺利完成开舱工作。而接下来为了满足三、四方舱上海医疗队的要求,在医院原有核酸结果仅显示阴、阳性的基础上,增加核酸CT值传输,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,在谢君的指导和协调下,梳理多家医院的系统流程以及核酸检测上报的异同点,信息工程师们连续奋战,预期14天的工期硬是压缩到5天全部完成,给上海医疗队交上一份满意的“信息答卷”,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
院长助理谢君(左2)、张福聪科长(左1)在方舱医院


多功能的信息人


疫情当下,每个信息人都发挥了无穷的潜力,义无反顾的投入到需要的岗位上,为抗疫做出自己的贡献。信息科副科长陈汉云、科员林淑媛支援市流调队,网络工程师文钊兼顾着后勤保障服务工作,软件工程师周骋支援市征兵体检工作。


陈汉云副科长与林淑媛在流调,林方茂在方舱,文钊在后勤保障服务


疫情就是命令,信息科作为抗“疫”战场上的信息化保障尖兵,“信息人”7*24的工作时间,保持着随叫随到的工作态度,保证着医院所有信息系统、各种终端工作站的正常运转,用责任与担当为疫情防控工作,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保障!


END


来源:信息科

编辑:陈开艺

审核:蔡元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