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新闻

转摘丨三亚这位医生34年来一直在和病原微生物近距离交锋

字号:T|T
来源:网站管理员 发布:2020/06/17

从医34载,他始终在和病原微生物近距离交锋。收获无数勋章,仍坚守初心,保持热爱。他发现了海南省首例人感染布鲁氏菌病例;创立三亚市病原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;组建了我国类鼻疽监测队伍,引领我国类鼻疽病实验室诊断、临床治疗、流行病学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发展……他是三亚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——陈海。


坚定

“越是未知,越要探索”


1986年,陈海毕业后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,一位患者使他坚定了从医理想。彼时,有对老夫妇连续一周每晚都到检验科接受诊疗,但始终找不到病因。陈海主动询问老人的症状,得知老人的尿液呈浓牛奶状。借助显微镜,他发现这是由一种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。随后,陈海给老人做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,指导临床合理用药。隔日,老人的尿液就开始变得清透,病情有了好转的迹象。“原来,我可以帮助更多的人!”他在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——只要努力探索,一定能救治更多的人。



陈海回忆到,他曾接触过一位年仅37岁的类鼻疽患者,因高烧误诊为疟疾,送诊第二天不幸病逝。“这在当时是一种未知的疾病。”陈海看到许多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患者,因为误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丧失了生命,他感到惋惜的同时,更想做点什么。

2010年,陈海来到三亚市人民医院,决心构建病原微生物检测平台,组建我国类鼻疽监测队伍。陈海说:“有了团队之后,我不再是一个人战斗。” 2012年,陈海申请的“三亚市病原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”项目获批;2014年,主持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《类鼻疽的转化医学研究》的研究项目结题。“越是未知,越要探索。”陈海凭借着对患者的仁心和战胜未知的勇气,坚定地走在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路上。


坚守

“我这一辈子都在跟微生物打交道”


从医34载,陈海始终尽职尽责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。用“实验室狂人”这个词来形容陈海一点也不为过。夜幕降临后,他实验室的灯常常亮着。为了找出19岁少年的病因,他可以整整一周都泡在实验室,鉴定细菌、查文献、调整用药……最后治愈患者。陈海说:“越到后半夜,思路越清晰。”

陈海除了是“实验室狂人”,也是临床防治的有心人。他说,如果不接触病人,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。为了弄清热带病类鼻疽患者的病原来源,他经常深入类鼻疽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场所,密切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,并从水源和土壤中调研采样,最终在患者和邻居家的水井中发现致病菌株。

陈海致力于类鼻疽研究近20年,他说:“我这一辈子都在跟微生物打交道。”目前,他已受邀在广东、宁波、长沙、南宁、贵州等地做各类演讲和报告,分享他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。


责任

“我们不止是做检验的!”


检验员就是侦察兵。“陈老师做事一丝不苟,他教导我们,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对待手中的每一份检验标本!”三亚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许丽霞说。

当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,陈海说:“大敌当前,不能退缩。”作为省、市、院三级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,他每天要对大量人员进行会诊、排查、出具治疗方案。据不完全统计,三亚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已经对5万多人次进行了核酸检测。


“我们的力量有限,希望通过科普教会大家更好地防与控。”陈海说,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》出台后,三亚的大门会越开越大,这对医疗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。他决心攻克热带病尤其是海洋致病微生物的研究,做好科普及学术推广,让病原微生物的知识走进市民和游客心中,造福一方百姓。

数十年如一日,陈海尽心地对待每一份病例,每一位患者。“我喜欢微生物,也救治过很多人。”受访时,陈海的眼睛因为劳累充斥着血丝,但他在讲述自己与微生物的故事以及救治患者的经历时,眼中闪着光芒。而这道光让人看到他对微生物学的热爱,以及他三十多年来的坚守。


人物介绍

陈海,男,1964年生,三亚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,三亚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。卫生部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全国普及计划专家;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、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学组主任委员;医学参考报微生物与免疫学频道编辑委员会副主编。曾主持和参加国家、省级和市级科研项目十多项,参编教材和专著5部,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60篇,其中SCI收录论文15篇。

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EUh73i9wLRYbmxf4hd6yeA【三亚日报】